首页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乡贤风采丨潘德炉:卫星遥感助力智慧海洋建设
源稿:东阳日报 |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30日 11:00:40 | 作者:郭好进 | 编辑:李冻
(0)

  “年底了,这段时间工作繁忙,在全国各地跑;家乡热情相邀,我会想方设法争取赶回来参加第二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12月19日上午,电话那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东阳籍科学家潘德炉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

640.webp (5).jpg

  75岁的潘德炉一如既往的忙,对家乡的感情也一如既往。

  晕船“晕”出海洋遥感技术

  潘德炉现任国际海洋水色遥感专家组专家、国家海洋信息化技术专家组组长、“智慧海洋”工程咨询与评估技术专家组副组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他长期“仰望星空”,从事卫星遥感技术研究,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了卓越成绩,是我国海洋水色遥感科学和遥感模拟仿真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国际海洋水色遥感界享有很高知名度。

  潘德炉1945年出生在我市吴宁街道,高中就读于东阳中学。1968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

  潘德炉是如何走上研究海洋遥感技术道路的?他打趣地说:“我是晕船晕的,有记者还说我是晕船‘晕’出来的院士。”他对遥感领域的探索,居然是缘于晕船。上世纪70年代,他调到坐落在杭州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洋物理研究。第一次出海,潘德炉就晕船晕得厉害,不光吐水,还吐血。此后,潘德炉又出了一次海,可依然晕船。有些身体敏感的人特别容易晕船,潘德炉“不幸”就是这种体质:“有人出海回来白白胖胖,我经常出去半路要被送回来。”晕船晕怕了的潘德炉脑洞大开:海洋监测为什么一定要坐船到海上一个点一个点测量?为什么不能通过卫星来看呢?

  当时,美国等国家已有海洋遥感技术,国内却一片空白,潘德炉暗暗发誓要填补这个空白。从此,他开始研究海洋遥感技术。

  用扁担挑着资料回国

  上世纪80年代,潘德炉受国家指派,到加拿大等国学习海洋遥感技术。在那个年代,我国不仅没有海洋遥感技术,甚至连基础资料都没有。

640.webp (3).jpg

  潘德炉学成归国,带回来最宝贵的就是几十个磁盘的遥感资料。那时候资料还只能用大的磁盘来装,一个磁盘有两、三斤重,一带就是几十个磁盘,十分沉重。为此,年轻的潘德炉想到了用扁担来挑磁盘。出国回来时,潘德炉就是一个人用扁担挑着数十斤重的资料,顺利过了海关。

  有了资料是第一步,但中国那时候的海洋遥感领域还是大片空白。实时的更新遥感数据还需要美国卫星提供。潘德炉创建了水色卫星资料的地面接收站。

  但在接收资料和使用美国卫星资料时,对方给我们设了很多限制。

  “比如你接收他的资料,会给一个黑匣子装到地面站,通过传真每两个礼拜给我们一个24位的密码,黑匣子才能够吐出我们的资料。吐出来的资料要先归档给美国,这些资料只能用美国提供的软件来处理。最后,这些资料还只能用于美国人认可的科研领域,不能用于生产经营等其他海洋活动。”

  被人掐着脖子做科研的日子不好过。潘德炉深有感慨:“哪个国家掌握了高科技,哪个国家就会在海洋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我们国家也得有自己的海洋卫星。”

  海洋卫星打开研究新天地

  潘德炉在海洋遥感领域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同时,他在遥感领域的研究不仅仅限于海洋遥感技术,还包括遥感卫星领域技术发展。上世纪90年代,潘德炉在我国开创了遥感卫星应用效果摸拟仿真的新学科,成功创建了卫星模拟仿真系统,并先后运用到我国风云一号C星、首颗海洋卫星等卫星的遥感器及卫星轨道的论证、设计和研制中,填补了我国遥感卫星摸拟仿真的空白。

  由他作为第一负责人的10多项国家级项目,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卫星地面站,已成为我国当前海洋遥感资料最齐全的地面站。

  从最初装在风云气象卫星上的遥感器,再到装在航天飞船的,最后发展到专门的海洋卫星,潘德炉参与了多次海洋卫星遥感技术攻关。

  如今,介绍起了自家孩子——海洋卫星们,潘院士如数家珍:“海洋1A号,2002年发射。第二个卫星, 2007年发射的海洋1B号,2011年又发射了海洋2A号卫星……现在有两个系列的卫星,第三系列计划发射,将来还要发展第四个系列卫星。”

  但装了卫星并不表示就大功告成了,并不意味数据下来就能用了。“云层就会严重影响卫星采集的数据。此外,我国近海比较浑浊,含沙量高。卫星看下来,看水里的成分难度就很大。”

  西方国家一度认为,中国放得了卫星,能看海但测不准海。

  面对种种难题,潘德炉没有望而却步。经过攻关,潘德炉及其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据潘德炉介绍,现在用美国的标准软件来处理中国近海,55%资料失效,测不到的,但用了咱们的技术是可以99%测到的,而且精度也高。目前潘德炉的这套科学方法模型,在国际上已作为对近海大气校正标准模型推广使用。

  荣誉等身 脚步不停

  1994年,潘德炉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获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遥感科学成就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二等奖1次,浙江科技重大贡献奖,光华工程奖,浙江省杰出创新人才奖,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一等奖5次......潘德炉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说:“我把海洋卫星遥感事业当成自己的娃娃,抱着它一直走到了今天。”

  “现在的海洋,已不是由海岸线、海岛和茫茫海水构成的空间组合概念,构成概念日益剧增,包括在海洋载体中认知海洋、经略海洋和种种人类活动的总和,故海洋已成为一种复杂的物理+人类活动的宏大系统。”潘德炉认为,海洋强国的标准有三条:国民关心海洋的程度有多高,科学认知海洋的水平有多深,国家经略海洋的能力有多大。以信息主导,体系建设智慧海洋是实现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的长远抓手。

  潘德炉表示,海洋遥感技术最终目的就是服务百姓,为人民造福。其实,海洋遥感早已为浙江,特别是舟山渔业“保驾护航”。

  目前,舟山渔场就利用海洋遥感为渔业导航。原来渔民都是用“听其音、观其色”的传统方法来判断哪里有鱼群,现在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知道渔场位置。潘德炉院士团队与兄弟单位合作,还开发了北太平洋鱿鱼渔场环境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与海洋环境要素产品制作系统,渔场速报准确率高达80%。

  当然,海洋遥感还有灾害防治的作用。如浙江赤潮情况严重,海洋遥感可以提前发现可能发生赤潮的水质异常,通知养殖场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重大损失。

  “现在建立了舟山海洋经济示范区,我们遥感技术也想做贡献。”潘德炉说:“海洋遥感会在建设智慧海洋工程中发挥作用,让每个老百姓享受智能服务,享受海洋。”

  情牵教育 心系家乡

  潘德炉表示,自己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与东阳老家扎实的基础教育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高中阶段在东阳中学的学习,让他受益良多,十分感谢家乡的培养。

  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潘德炉热心教育事业,曾担任多所大学的院系负责人、双聘院士等。他在多个场合的公开演讲中提出,合格的大学生条件应包括“有回报心“、”爱问问题”、“坐得下来、钻得进去”、“逻辑思维清晰”、“有冒险想法”、“大度,有团队精神”等。他是这样说的,也是在教学实践中这样去教育学生的。

  潘德炉十分关注家乡的发展,先后数次回访母校。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10月,利用回东参加首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之机,潘德炉来到东阳中学,与母校师生分享自己成长成才的故事。潘德炉从自己在校时的梦想开讲,结合自身求学、成长的经历,向在座的学弟学妹们谈体会、谈梦想、谈人生。

  图文并茂的内容,幽默风趣的语言,潘德炉用他独特的体验、细致的描述、鲜活的事例和生动的语句,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同时,他还勉励在场的学弟学妹们要怀揣梦想,因为梦想来自现实,梦想意味着未来,实现梦想在于奋斗。 

  展望即将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潘德炉表示,东阳籍人才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大家普遍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有较强的回报家乡的意愿,聚广大东阳人才合力,促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这篇文章大有可为,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人物简介

640.webp (2).jpg

  潘德炉,东阳吴宁街道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遥感专家。长期从事海洋遥感研究,是中国海洋水色遥感科学和遥感模拟仿真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国际海洋水色遥感界享有很高知名度。曾在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等从事海洋遥感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国家“863”项目重要贡献奖;2002年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遥感科学成就奖。曾任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海洋学报》主编,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