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小小茶叶带动乡村百姓致富 陈一平:四十载初心不改做好茶
源稿: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9日 17:47:26 | 作者:吕晶晶 视频 杜倩 | 编辑:杜倩
(0)

  编者按: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们距离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未如此之近。东阳日报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全面展现东阳人民为实现“小康梦”的生动实践和瞩目成就。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作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的子栏目,“东阳百家‘幸’”将聚焦我市100个家庭,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奋进路上的幸福温情和小康故事。

  

  40年前,18岁的陈一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浙江供销学校,因为身体不好,父亲希望他以后从事相对轻松的工作,于是选了茶叶检验与加工专业。从此,陈一平和茶叶结缘,扎根茶场近40年。

  1983年,陈一平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东阳供销社工作。1989年至1992年,陈一平作为科技干部受组织部门委派,下乡到当时的宅口乡挂职锻炼,主要工作是在当地推广龙井茶炒制技术。“宅口地处山区,海拔较高,茶叶品质很不错,但是受限于炒制技术,没有好的产品以及好的销路,在市场上卖不出好价。”陈一平说,“我们一方面在当地推广龙井茶炒制技术,另一方面也帮助拓展销售渠道,茶农们尝到了甜头,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1993年挂职结束回到城区后,陈一平始终惦记着宅口的茶农,每年春茶季都会到当地收购茶叶,逐步帮茶农们打开销路。2001年,陈一平从供销社出来创业,选择在宅口联合农户建立无公害茶叶种植基地,并创立了“木禾”茶叶品牌。通过品控管理,陈一平一步步把宅口的好茶叶做出了好口碑。

  “当年宅口有一个茶场,每年春茶收购季都会有茶商来收购茶叶,最多的时候茶场里聚集了50多名茶商,其中有不少是‘二道’贩子,但随着‘木禾’茶叶品牌价值的提升,以及茶叶炒制效率的提高,鲜叶的收购价格一度超过了成品茶叶价格,二道贩子也陆续消失。”陈一平说,这些年来,茶叶的生产加工从过去茶农们的手工炒制逐步发展到机器加工再到自动化机器加工,分工越来越明确,茶农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收入却水涨船高,而机械化的茶叶生产技术也大幅提高了茶叶的炒制效率和成品质量的稳定性。“我们做茶叶,就是要做品质,讲究精工细作,以确保茶叶保有其本身的色、香、味。”在陈一平多年的努力下,“木禾”系产品被认定为“浙江名牌农产品”,企业也被认定为省农业科技企业、省示范茶厂、市农业龙头企业。

  和茶结缘近40年,茶叶已经成为陈一平家庭中的重要一部分。陈一平的女儿陈励从小受父亲熏陶,对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大学毕业后就入行,专注于做电商,通过淘宝、抖音、直播等各种渠道和方式推广自家的茶叶。女婿陈晓剑跟着陈一平学习制茶技艺,每年都要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和比赛。如今,陈励和陈晓剑都已是高级评茶员。

  近年来,陈一平也致力于茶叶技术与文化推广,不仅为东阳首届评茶员培训班授课,还兼职《茶问东阳》等科普书刊编委,完成“制茶篇”编撰工作任务。“我们特别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做出高品质的茶叶,把东阳的好茶推广出去。”

推荐文章